学院概况

教研室设置

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教研室 扎实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赋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
发布时间:2025-08-22

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切实提升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(以下简称“概论”)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,上学期,“概论”教研室围绕教学核心环节,系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、理论学习、教学检查、磨课研讨及期末分析等系列活动,以教研联动推动课程建设,为思政课提质增效筑牢基础。

集体备课与理论学习双线并行,夯实教学根基。上学期,教研室以“精准把握教学重点、深化理论教学深度”为目标,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活动。每次备课聚焦课程章节中的重难点问题,如“毛泽东思想中的疑难问题”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”等主题,教师们结合最新政策文件、学术研究成果及学生认知特点,共同梳理教学逻辑、设计教学案例、优化教学方法,形成多份统一且具特色的教学方案,有效解决了教学中“重点难讲、难点难破”的问题。同时,为强化教师理论素养,教研室每月组织集体学习,专题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论述、党的二十大报告核心要义及思政课教学相关指导文件,通过“领学+研讨+分享”的形式,推动教师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,确保课程教学始终与时代同频、与政策同步。

教学检查与磨课研讨双向发力,优化教学过程。期中阶段,教研室聚焦“教学质量动态把控”,组织期中教学检查讨论活动。教师们围绕前期教学进度、学生课堂反馈、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,梳理出“部分知识点与学生专业结合不够紧密”“互动教学形式需进一步丰富”等问题,并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,如增加行业案例分析、引入小组探究式学习等,为后半学期教学调整明确方向。此外,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,教研室还开展多轮磨课活动,选取青年教师及重点课程章节进行“一对一”指导,通过“课前说课、课中听课、课后评课”的全流程打磨,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语言、调整课堂节奏、完善互动设计。经过磨课研讨,多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度显著提升,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同。

期末分析讨论闭环总结,谋划教学新篇。学期末,教研室以“总结经验、查找不足、优化提升”为核心,组织期末教学分析讨论会。会上,教师们逐一汇报本学期教学任务完成情况、学生考试成绩分布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,重点围绕“如何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”“怎样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”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,最终形成共识: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“理论+实践”的考核模式,增加社会实践报告、课程论文等开放性考核占比,同时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跨学科合作,探索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路径。此外,教研室还对本学期教研活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,形成包含教学方案、学习笔记、评课记录等在内的成果汇编,为后续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。

上学期,“概论”教研室通过系列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,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理论水平,更推动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优化。下一步,教研室将继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,创新教研活动形式,深化教学改革探索,让“概论”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、终身受益的优质思政课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